比特币新闻

从 SUI 说起:未来的公链,是否还能复刻过去的神

作者: 币安app官方 日期:2024-09-03 08:21

撰文:阿空

 

SUI 公售在即,关于「技术」、「数学」上的一些策略,在《公售 0.1U,B 轮融资成本 0.31U,是 SUI 的格局打开了?这次 SUI 的公开销售,值得参与么?》这篇文章里讲得比较清楚了。

那今天这篇文章,我想以 SUI 为切口,聊这么几个问题:

  1. 公链的历史和未来的趋势。
  2. 为什么过去的公链会有如此夸张的投资回报率,未来还有吗?
  3. 我们对 Sui 或者未来的公链,应该做怎样的投资决策?

 

一、公链的历史和未来的趋势

 

聊 SUI 其实不应该孤立地去聊。很多人的调研报告仅是围绕着一个项目去分析,诸如用了何种技术,该技术是否先进,又或者是代码研发进度等等。

但实际上,这些步骤通通都该放到第二步去做。

举个例子,很多人会人云亦云地讲 Aptos 和 SUI 是公链赛道的大明星,因为他们用了 Move 这样一种新的编程语言。

Move 这个编程语言厉害吗?肯定是厉害的。如果说用 Solidity 做出来的以太坊,是一条只能排队通过的单车道马路,那么 Solona 就是一条多车道马路,而用了 Move 的 SUI,就成了一条随意可以超车的多车道马路。

本来只能排队一个个处理的交易,现在不但能多窗口处理,还能优先处理,这不就解决了以太坊在扩容和速度上的短板吗?并不是。

提高速度、提高容量,是要在人多车多拥堵的地方去做;而不是要靠着这个点去吸引人和车过来 -------- 北上广深每天上下班地铁那么堵,你猜他们为什么不去没多少人的鹤岗挤地铁?

这才是问题的关键。所以我才说你去看技术原理,了解技术的可行性这些都要放在第二步去做。第一步是要想明白「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做」。

因此,在尽调 Sui 之前,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对「公链」赛道的尽调。不如此,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能够帮你作出投资决策的信息。

「公链」叫做公有链,意思是不被任何机构、个人所控制的区块链,同时任何人都可以读取、使用它,比如进行交易,或是参与共识证明等等。

最早的 layer1 公链是以太坊,它提供了图灵完备脚本语言,支持用户交易、搭建任意的智能合约。而一个个的智能合约\DAPP,组成了以太坊的生态,在设置好的前提下,触发了协议的条件,就可以自动运行。

而以太坊市值的暴增,让机构和资本开始密切关注公链赛道,与此同时,日渐拥堵的以太坊网络也让竞争者找到了切入点。

在公链的安全性、去中心化以及性能这不可能三角中,大家找到了对以太坊竞争力,性能。而选择了这条路的公链,就走上了一条畸形的发展之路。

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。在任一行业所获得的超额投资回报率,都是来自「颠覆」。因为只有颠覆才会打破固有的商业规则,出现新的财富分配,才有巨大的增量利润与对应的投资回报。

加密行业、区块链技术也是如此。这点就不展开说了,可以参看《我看以太坊:5 年,1 亿,30X。》,即便是从常识常理来讲,即便是一条公链速度再快,性能再好,转账速度和手续费,能低过传统的银行体系吗?如果只是需求性能,那么多一条永远比不过传统银行体系的公链,没有任何意义。

然则每一次狂热情绪引发的以太坊链上拥堵、低速、高 gas 费,都会业界产生加密行业痛点是性能扩容的错觉。于是前赴后继的机构、项目方都想借着这个「缺口」掀了以太坊的桌子,吃到「公链之王」背后数十万亿的蛋糕。

但我们必须要明白是,如果公链只是一个 IC0 的平台,那么 17 年以太坊的最高市值就是公链估值的天花板。

随着 DeFi、NFT 等关键应用,关键技术的建立和完善,以太坊所代表的意义就并非是一个 IC0 平台,而是一个全球化的金融结算层,一个容纳元宇宙的框架 ----- 恕我直言,只有在元宇宙和 WEB3.0 的概念提出来以后,所谓的「公链之王」才能代表数十万亿美元的市场。

去中心化和安全,才是加密世界最重要的意识形态。因为区块链提出来的东西,就是 P2P 电子现金,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性能、速度,而是要解决去中心化对规则的践踏,要有数据自主权,要去信任。

基于此,才有区块链的未来,才有 web3.0、元宇宙的叙述想象力。区块链世界之于现实世界的颠覆性创新,恰恰就是在「去中心化兼顾安全性」上 ---- 在这点上,以太坊这么多年的市场验证,已经做得足够好了。

性能固然重要,终归只是是技术上的完善而已。

并且,这些核心竞争力是「新技术更高速」的公链,是极难具备长期的竞争力。因为技术总在不断进步,不断推陈出新,未来总会有更好的技术,更好的性能,就像 EOS 提出了 Dpos、Solana 还能提出 POH,现在 Aptos 和 SUI 又玩上了新编程语言。

这种需要不断投入研发成本,迭代频率、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生意,放在哪里都不会是好生意。

事实证明,以太坊完全可以通过 layer1+layer2 的方式来完成不可能三角。反而是各种强调性能的公链,从为了性能舍弃了最重要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开始,就几乎宣告了失败。

投资是要有终局思维,以结果为导向的。很多时候,FOMO 的机构和项目方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市场,都没有想明白加密行业的意义和未来的形状。

八月复盘:币圈 web3 的机会,我们最珍贵的资产里,我提出「立体互联网」的 web3.0 形态,即:1C0 时代的区块链公链构建了空间,DeFi 时代构建了新的金融体系,NFT 技术则是建筑世界的材料,这三者叠加后,就是 web3。

我们需要注意到,以太坊的地位不可取代,但同样的它也不能 100% 的垄断市场,仍会出 30% 的市场。

把区块链作为「加密世界」来看,即便是 ETH+layer2 做到了足够的扩容,也无法完全容纳几十亿用户的链上活动。

这时候就会需要有所区分,大额支付或者金融等需要侧重去中心化、安全性的链上活动,就会集中在以太坊;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高频次,低需求的活动就会在 layer2 或者其他特性公链上留存。这种趋势,会让公链赛道细分化,比如:

  • 第一种是以太坊和以太坊仿盘们。打出来的口号是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」?试图通过解决扩展性和速度来取代以太坊的位置,EOS、Sol、Icp、Xtz 都是这种类型。
  • 第二种则是特性公链。这类公链致力于承载一些特性高频次活动。比如专做 NFT 的公链 FLOW 就是这种类型。
  • 第三种则是跨链公链。这类公链又分为两种,一种是为以太坊提供侧链服务、提供计算层分片的公链,例如 Matic、near;另外一种则是为公链跨链而做的公链,例如 Cosmos、Polkadot 以及 LayerZero 就是这种类型。

可以预见的是,

  • 第一类公链在资本的推动下仍会走出「前赴后继→一地鸡毛」的过程,并去争夺公链剩下的 20%~30% 的市场份额。
  • 第二类特性公链将会继续存在,并且随着区块链技术对各赛道的颠覆过程中,逐渐出现各细分领域的龙头。
  • 第三类公链则是会在真正「多链开花」时候出现快速爆发。

虽如此说,但很多人会有疑惑,怎么这个市场上就你一个聪明人?机构是傻子?别人都是傻子?并不是。

恰恰相反的是,顶尖聪明的 VC 和机构资本,已经将公链叙述变成了长期存在的投机游戏。

 

二、过去公链造就百倍神话的原因

 

加密行业时至今日,除了公链这种级别的项目,很难有其他项目能有资本满意的烧钱能力和资金承受能力。

过去的公链确实也具有极高的投资回报率。不管是号称「更好以太坊」的 NEO、WAVES,还是主打高性能的 DOT、SOL、DFN,又或者是喜欢画大饼的 ADA,但凡你愿意为团队的梦想买单,都有最低数十倍,最高上千倍的投资回报。

但是,很多人没有意识到,这只是整个时代的红利,并非是「公链」这个主题的红利。因为在那个时代,或者说 2020 年之前,整个市场的投资业态和现在的不一样。

举个例子,当时创造出大空翼 10000 倍投资神话的 IOTA,2015 年 ICO 时代的公链项目,价格只有 0.001¥,募资金额 3000 余个 BTC,总价值 43.4 万美元;ADA 的 ICO 价格是 0.0026$,NEO 的众筹价格单币0.159U,总量一亿枚,总市值都只有9000 多万 U

说到底,当时大部分项目都是通过 ICO 开启「全民众筹」,整体项目估值都极低。这才是获得极高收益的关键所在。

随着 DeFi 之夏的开始,越来越多的传统资本进场,用互联网思维在做「Crpyto」投资,不断炒作估值。当时号称「末代公链」的 Near Protocol,起步估值就是 10 亿美金,如果持有到 21 年牛市,一级投资回报也是数十倍。

可问题在于,这些优质项目的一级市场份额已经不再对散户开放,如果是二级市场进场,比如 near,当时最乐观的判断也是单币 /1.8U,当天上币峰值 2.3u,随后很长时间都是在 0.8U 以下。直到 4 个月以后迎来了 Crypto 大牛市。

可以说在 near 上线的时间段内,确实关于公链的大门已经被关上了。因为那时候的公链只能谈性能,但非牛市的时间段里,TPS 有什么意义?想想 BCH、BSV 其实很多事情都能想明白,所谓的生态很多时候都是笑话。

Solana 在 17 年的 A 轮融资是接近 2000 万美金,彼时估值数亿美金;Terra 的种子轮融资是 3200 万美金,21 年的融资是 2500 万美金,未发币前的估值同样不会太高。

这种估值,在二级市场才有空间。

更微妙的地方在于,不管是 Solana、near 还是 Terra,他们的估值在当时那个年代其实不算低了。

投资人们应该庆幸的是,随后狂暴牛市和传统机构机构入场,对整个一级市场估值的冲击。

这个大家都「始料未及」的估值变化,恰恰就是二级市场中,在这些公链上拿到极高投资回报率的关键原因。

并且,现在整个市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一二级资金倒挂,一级的钱比二级的还多。僧多粥少,优质项目的估值被拱得越来越高,前年公链估值天花板是 10 亿美元的 Near,去年的 Aptos 和 Sui 又翻了一番变成了 20 亿美元。

这样的估值,VC 要在二级市场退出获利,谁来买单?所以大家才会看到个顶个的优质 VC 项目清一色的都是开局即巅峰,crv、dydx、imx、apt、op 等等等等,有例外么?

所以,未来就公链这个赛道,想在二级市场获得千倍、百倍、数十倍的回报,几乎是没有空间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自 ICO 时代以后,公链再也没能成为牛市的发动机。趋势恰恰是反过来的,反倒是通过 DeFi、NFT(链游)的火热以及以太坊自身的问题,才让公链们可以蹭热点,用资金吸引开发者、用户、炒家、投资人。

我们去看过去所谓的 1234 代公链,就在当时的时代去看,哪一条公链不是当时「最先进的技术」?

但只有跟上 layer2 的 near,跟上 NFT 的 Solana,跟上链游的 BSC、WAXP、FLOW 才在市场上表现得非常出色。

 

三、SUI\APT,或者未来的公链怎么投?

 

当然,从这条线所引申出来的,就是公链独特的投机机会,大类有三种。

1)空投机会。基于公链的资方实力,公链项目是最容易出「大毛」的项目之一,比如 APT、DOT 质押都是有极高的收益。

Sui 倒是个异类,这个机会并没有开放。但 layerZero 或者其他融资超过千万级的公链,都可以以空投的方式切入,是性价比最高的获利方式。

2)一级市场机会。这个机会其实我斟酌了很久,或者不应该写。因为一级市场的水比二级市场的要深 10 倍。如果不是特别有资源或者影响力,很多时候个人去找一级额度,转手几倍溢价都叫做幸运,更多的时候可能是被忽悠。

但如果真能拿到 SM 轮额度,公链的收益必然不会小。

3)二级市场机会。未来公链项目在二级市场的机会,和过去比起来有极大的变化。如果只是「闷头冲上所」,不会复刻过去公链的神话收益,大概率是被高位套半年。

但另一方面,由于机构的扎堆,公链的估值体系往往会更有脉络可寻。换句话说,就是未来更容易判断公链是否是高估 / 低估。因此,未来在二级市场中,公链出现的机会会越来越少,但每一次出现的机会反而更容易确定。

就好像简单的题总会容易出现陷阱,难题反而不容易做错,只有会和不会。这时候,更依赖的就是你是否有完备的投资体系和估值能力。

换句话说,未来在公链上,纯粹的就是投资能力的竞争了。当然,随着加密行业的发展、资本市场逐渐淘汰掉散户以后,更多的赛道、项目也会表现出跟公链一样的趋势。

不懂就要被淘汰,无知就要亏钱。